我社要闻

“科学出版社”学习强国号上线,林鹏董事长撰文
《服务科技创新  建设出版强国》

发布时间:2020-11-24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尤其是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习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就提到:“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文化是重要力量源泉”。因此,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

  刚刚闭幕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我国“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擘画了蓝图,全会公报中提到要把我国“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些目标和使命,同样是每一个出版机构和每一位出版人的责任和使命所在。出版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承担着传播真理、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的重要责任和使命。历史上历次文化大繁荣,无不伴随着出版事业的大发展。2017年7月召开的全国出版工作会议就明确提出要“实现出版业持续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我国加快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

  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格局正在产生极为深刻的变化。与此同时,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催生出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对于中国而言,未来一段时期是经济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科技创新必将成为影响我国未来发展的关键变量。对于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11日举办的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现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

  科技出版作为推动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正是培养科技人才、促进技术交流和科技创新的关键平台。其一,纵观人类文明的进程,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传播与普及都离不开科技出版的支撑;其二,在现代科技发展过程中,科技出版是推动科研创新,实现科技突破和培养科技人才的关键环节,是科学技术知识记录、发布和传播的主要载体;其三,科技出版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极为重要和不可替代的渠道,它是推动科技发展、促进科技创新和培养科技队伍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事业。由此可见,科技出版事业的兴旺发达是一个国家经济、科技、教育现代化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科技出版作为出版事业的组成部分,不仅在提升文化自信和国家软实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国家服务科技信息安全和支撑科技创新等方面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我国正从出版大国向出版强国迈进,在这个历史进程中,如何做好科技出版,服务科技创新,助力出版强国建设,如何更好地承担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是值得每一个科技出版人认真研究的课题。

  科学出版社作为我国科技出版的“国家队”,成立六十六年来,一直是中国科学事业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科学研究成果最重要的发布中心之一。弘文载道、服务科技创新一直是科学出版社孜孜不倦的追求。在新的环境下,我们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充分发挥科技出版的支撑作用,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

  一、科技出版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出版行业兼具产业和文化两种属性,但作为传播知识、传承文明的重要力量,我们必须要将文化责任感和使命感放在工作的第一位。“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祖国”,科学出版也必须有祖国。国有出版文化企业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宣传的主阵地,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加强出版导向管理,传播有益于提高民族素质、有益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传播与传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宣传党的思想文化工作、促进文化繁荣兴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积极贡献。科学出版社将继续坚持“政治家办刊办社”的原则,充分发挥出版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阵地作用,以社会效益为先,切实履行好党和人民赋予的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

  二、科技出版要坚持质量优先

  出版高质量的内容产品,打造精品力作,致力弘文载道,服务科技创新,是做好科技出版的基本要求,也是出版之“道”。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内容出版,需要编辑创造性地工作。编辑出版的品位、出版产品的品质、编辑出版的专业化,都是编辑出版之道的重要体现,而保证产品的内容质量是编辑出版之道的最基本要求。出版社有品牌,产品有品质,员工有品位,三者辩证统一、互为保障,出版品牌为产品品质提供了基础,员工品位为产品品质提供了保障,而品质的提升反过来会带动品牌和员工品位的提升,三者互为依托,互相促进。

  科学出版社作为我国科技出版的一面旗帜,代表了我国科技出版的最高水平。科学出版社的品牌和社会影响力就是建立在几代“科学人”编辑出版的一大批内容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出版物的基础上。“三高三严”( “高层次、高水平、高质量”和“严肃、严密、严格”)是我社的优良传统,不仅为我们长期以来的发展提供了思想保障和理论基础,更为我们在新时期的出版品牌、产品品质、员工品位建设提供了指引力量,在新时代还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其内涵,理解其精髓,丰富其内容,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加以弘扬光大。

  近年来,新一代科学人始终坚持“专业化、精品化、系列化”的出版理念,深入实施“内容质量全面提升工程”,出版了一系列重大重点项目,打造了诸多精品力作,荣获各类国家级出版荣誉和入选各类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方面都走在全国出版社前列。自2007年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开评以来,我社共获得先进出版单位奖、图书奖、期刊奖等各类荣誉28项;自2006年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开评以来,我社共有9项图书获奖;自2007年以来我社共有5种(套)图书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类)二等奖;自2008年国家出版基金设立以来,我社一共有40个项目入选;在“十二五”“十三五”国家级规划重点出版项目中分别入选92项、63项;此外还累计入选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项目1000余项,每年入选数量占总数的一半以上。

  未来,科学出版社将一以贯之推进精品生产,提高出版质量,严格选题策划和论证,致力于打造精品力作和传世之作,用科技出版精品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记录和见证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历程。

  三、科技出版要坚持“四个面向”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发言中还提到,科学工作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这“四个面向”不仅是科学家工作的方向,也是科技出版服务的方向。科技出版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也要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应当根据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部署,跟随国家科技发展的潮流,坚持服务于科技一线,在选题策划中不断强化“四个面向”,比如围绕新一代的人工智能、新一代的信息与通信网络技术、新一代的生物技术、前沿材料、先进的储存材料、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等。

  围绕这些关键核心技术,科学出版社已经出版了“5G关键技术与应用丛书”“集成电路设计丛书”等一系列学术著作,很多著作获得了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支持。未来,科学出版社还将从社层面组织策划出版一系列面向“卡脖子”技术以及相关基础科学研究方向的重大重点项目,从而更好地贯彻落实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科技创新突破和建设科技强国的发展目标。

  四、科技出版要坚持融合发展

  文化与科技的融合、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为不断适应科学界对知识需求的多样化,科技出版的功能及出版与传播的形式也在不断丰富和演进。科技出版未来发展必然由传统出版(1.0阶段)跨越数字出版(2.0阶段)向知识服务(3.0阶段)转型升级,如何更好地实现融合发展、完成向知识服务转型升级是每一个科技出版人当下必须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命题。

  近年来,科学出版社积极面对媒体融合新趋势,不断加强内容资源集聚融合,大力推动“数字科学工程”建设,加快从传统出版向知识服务的转型。通过组建专门的数字部门和公司、打造转型升级的技术研发中心等一系列举措,我们构建了科学出版社数字化转型关键支撑力量;围绕专业知识库、数字教育云服务、医疗健康大数据、期刊融合发展等数字化转型的四大方向,我们研发上线了科学文库、科学智库、中国生物志库、CourseGate中科云教育平台、中科医库、SciEngine期刊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等一系列数字化产品和平台,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未来,我们还将坚持创新发展,继续推动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强化技术驱动,推动业务创新,加快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目标,更好地服务于科技创新,履行好科技出版的责任和使命。

  五、科技出版要坚持国际传播

  世界科技的话语权一直被西方国家牢牢占据,科技出版要通过出版这一平台,融入世界主流技术交流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传达中国科技之声。因此,科技出版走向世界,既是实施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科技出版产业全球化竞争发展的趋势使然。事实上,纵观国际科技出版巨头,无一不是跨国经营,覆盖全球科技学术资源和科技书刊市场。而我国科技出版的国际竞争力还存在明显的短板,科技期刊竞争力还比较弱,科技出版机构在资本、渠道、人才、国际视野、国际经验等方面都存在不足,跨地域、跨国别的市场拓展能力更是不够。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办好一流学术期刊和各类学术平台,加强国内国际学术交流。”

  科学出版社一直把国际化发展战略作为自己的核心战略之一,不断地为中国科技出版“走出去”探索一条可行的途径。科学出版社在做好版权输出等传统工作的同时,不断推动从美国纽约到日本东京再到法国巴黎的国际化布局,加速推进国际化步伐。2019年,科学出版社成功收购法国EDP Sciences出版社。这应该是中国科技出版机构第一次完成对西方国家科技出版机构的并购,而且是一家历史悠久(1920 年创立)、底蕴深厚(由居里夫人等诺贝尔奖获得者联合创建,原股东是法国化学会、法国物理学会等4 家学会)、具有一定规模(年出版科技期刊70 多种)的科技出版机构。通过这次海外并购,科学出版社实现了从自我培育和内部集成的“造船出海”以及与国际出版机构合作的“借船出海”的“走出去”方式到海外并购的“买船出海”方式转变,海外布局进一步完善,不仅搭建了科技出版从“走出去”到“走进去”的桥梁,而且还构筑了出版国际化传播的“桥头堡”。

  此次并购在国内外出版界和学界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等中央媒体均做了相关报道。国外科技界和出版界也对此事件给予了高度关注。例如,Nature杂志主刊2019年12月的一篇文章就特意介绍了此次并购;国际学术出版学会官网就对此次并购发表了专访文章;中国驻法大使馆官网也主动转载了关于此次并购的新闻稿;欧洲学术出版大会(APE)主动邀请我作为特别嘉宾在会议上做主题报告。可以说,此次并购不仅是中国科技出版界里程碑式的事件,让国际出版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出版企业,也让科学出版社正式进入了世界科技出版业的主流视野,为后续开展更大规模的并购夯实了基础。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把文化建设提升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要求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中国科技出版的“国家队”成员,如何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推动中国科技出版“走出去”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尤其是当下,面对依然严峻的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和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如何提升我们在全球的科技话语权和学术影响力则显得尤为重要。而并购控股海外科技出版机构不仅是一条可行、可控并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路径,而且很可能时间更短、风险更小、效果更好。国内出版机构经过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具备了一定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也具有很高的市场化发展水平,为开展国际并购和实现国际化运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条件。但是跨国并购存在着资金需求规模大、企业运作风险高、区域投资审批政策不确定性大等一系列风险和挑战,因此,建议从国家层面开展顶层设计,从政策、资源、资金等方面给予国内科技出版机构更多的指导和支持,来推动行业领军企业,积极探索开展更大规模、更有国际显示度的国际并购,这不仅可以产生溢出效应,影响和带动我国科技出版业的快速发展,还会推动世界科技传播大格局的转变。

  科技兴复,且看今朝共筑。科学出版社将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最高指导,积极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服务科技创新、建设出版强国为己任,坚定文化自信,创新发展,砥砺奋进,努力打造具有行业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国际传播力的“中国科技出版旗舰”,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谱写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篇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